【人民日报客户端】以原创性、引领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开辟我国新文科发展新赛道 ——语言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召开新文科语言学人才培养改革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2-10-25浏览次数:343

  人民日报客户端10月25日报道我校举办的语言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新文科语言学人才培养改革研讨会。报道内容如下:

以原创性、引领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开辟我国新文科发展新赛道

——语言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召开新文科语言学人才培养改革研讨会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江苏师范大学“教育部语言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召开研讨会,提出以原创内容生产改革高校语言学人才培养,开辟语言学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形成我国文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新优势。

  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郑州大学、喀什大学、石河子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00多位语言学相关专业科研专家、一线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共同研习分享党的二十大,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对于语言学以及新文科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畅谈语言学发展方法方向,凝心聚力,为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出谋划策。

  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二级调研员、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郭新宇参加了会议,并作了主旨发言。她认为高校文科专业要通过学科交叉等路径构建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语言学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亦鸣在主旨发言中指出,新文科的发展不能仅仅是形式上的重组,或者是跟理科和技术“拉郎配”,而应该开展内容生产和知识变革。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我国的文科发展要突破发展桎梏,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作用,开展原创研究,产出自己的文科新内容,并以原创内容生产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的文科新优势。江苏师范大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展文理工交叉的神经语言学和工程语言学研究,并在多年研究基础上提出语言首先是人类遗传结构决定的、由大脑神经回路驱动并有语言效应器实现的人脑机能,由语言机能产生语言系统,通过语言技能掌握语言系统并与一般认知能力相衔接,形成了“语言机能-语言系统-语言技能”的新型语言观,因此建立了与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紧密相关的语言学新架构。杨亦鸣教授提出,要开辟自己的新赛道,不能在人家的地基上建房子,大语言学的提出,有利于开辟我国语言学新领域,与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紧密联系的新语言学架构有利于塑造我国语言学新动能,形成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语言学发展乃至文科发展新优势。杨教授同时介绍,在这一思想和发展理论指导下,江苏师范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多年来开展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协作创新,总结凝练出“思想先导和知识变革驱动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国内外文科教育的关注。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王云璐教授认为,走出新赛道,关键在于文科要进一步创新,通过学科交叉强化原创产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党委副书记刘知远教授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的新文科,自然科学和文科不能是两张皮,理工科要主动对接和拥抱文科,技术赋能,为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贡献,为新文科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将人工智能技术和汉语音韵学、诗歌创作相结合,开发了“九歌”人工智能诗歌写作系统;将人工智能与法律文本写作相结合,开发了服务法律文本处理的“幂律智能”应用系统等。通过学科交叉产生了很多语言学发展的新领域,有效服务了文科关键问题的解决。

  内蒙古大学社科处处长达胡白乙拉教授、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敏春芳教授、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李智涛博士,也结合各自学校学科和人才培养实际谈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新的语言学观念的提出,将语言学与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推广和语言教学以及语言接触科学研究紧密地联系到一起,让语言成了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华优秀文化继承发展的必然环节和应有之义。他们将进一步工作中加强思想先导,用变革的新文科知识培养学生,浸润思想,涵养情怀。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特聘教授朱组德教授强调,新文科要强化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江苏师范大学近年来大语言学观的指导下陆续开展了“聋人语言筑桥慈善项目”“阿兹海默症社区筛查和康复”等以社会服务为目标的系列项目,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江苏师大语科院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书记梁琳琳博士认为,新文科人才培养也因此而不同,江苏师范大学语言学学生培养一直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在专业学习和思想教育方面做出创新,青年学生参加“推普脱贫攻坚”等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等实践,充分体会到党和国家对脱贫攻坚的情怀和担当,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目标。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耿立波博士认为,在三区三州开展推普实践,充分发挥了汉语国际教育学生二语习得知识和能力,积极探索开发出“语流中学拼音、情境中学句型”的高效推普方法,帮助亟需外出打工脱贫的青壮年快速掌握普通话这一关键沟通技能,让学生直接参与知识生产的全过程,切实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力达成了《语言能力训练(口语篇)》这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教学目标。胡伟博士认为,内容生产是新文科的源头活水,关键要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发展道路。近几年来,江苏师范大学在国际上率先成立了分子语言学与类脑智能平台,推动从细胞分子到神经系统、语言行为的系统研究,为语言学学科发展路径探索做出了有益尝试。

  教育部语言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全体成员,江苏省省级思政课程《语言能力训练(口语篇)》课题组成员,全国党建样板党支部江苏师大语科院教师样板党支部、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江苏师大语科院研究生支部、语科院本科生党支部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参加学习。

报道网址链接: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902194/6764775

快速链接

电话:0516-83656072

邮箱:xcb@jsnu.edu.cn

邮编:221116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